簡婷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基于云技術的建筑能耗管理方案,改善了建筑能耗管理方法,很好地解決了建筑能耗的本地管理、遠程運維管理與平臺維護。基于此,討論了云技術在建筑能耗管理中應用的可行性,闡述了設計建筑能耗管理系統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云技術;建筑能耗;數據挖掘
0引言
人類生活的每一步都或多或少地與能源消耗相關聯。建筑能耗在整個社會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的份額,并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能源消耗能量。其中建筑信息系統、建筑設備(空調、照明、電梯等)、建筑安防系統是建筑能源消耗中的主要部分。然而,據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僅有4%建筑采取了提高能源利用的措施。
當今社會,網絡滲透在我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技術、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筑能耗管理系統已經形成了現場層、網絡層和管理層等3層結構,具備與物聯網技術相融合的基礎與條件。現代高新技術在能耗管理方面的深入應用,將大幅提高建筑能耗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當前,我國建筑業企業能耗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就地部的管理方式,其主要形式是將所有的建筑能耗數據集中到機房進行統一的數據存儲與管理,以機房作為整棟建筑的能耗管理單元。經調研發現,建筑機房大小差異大,內部安裝的監測設備種類繁多,機房環境各不相同,這些都給機房運維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另外,為了確保數據中心安全,一般會對數據中心做很多的安全防護策略,以屏蔽外部人員對數據中心的非法訪問。這樣,雖然數據中心都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但由于每個人精通的技術領域不同,并且有的數據中心在全國各地都有機房,使得系統故障無法得到專業人員快速有效處理。因此,急需一個既能解決本地監控、又能集中監控的能耗管理系統,一個將運維工作轉移到數據中心外的系統。
1構建系統的可行性
1.1建筑能耗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早在1980年,國務院批轉國家經濟委員會、國家計劃委員會《關于加強節約能源工作的報告》和《關于逐步建立綜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將節能作為一項專門工作納入到國家宏觀管理的范疇。近年來,為確保對建筑能耗的具體化、多樣化、準確化監測,國家又出臺了多份文件、條例,包括:2010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2013年1月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將“全面推進節能提效、加強用能管理”作為重點任務之一;2016年7月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77號);2017年3月14日,住建部發布《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等。這些條例法規對節能標準進一步提高,對公共建筑節能要求不斷提高,對能耗監測系統的設計和能耗監測設備的安裝、驗收進行了規范。
1.2云技術更成熟
云技術是指在通訊網絡內(廣域網或域網)將軟硬件、網絡等一系列資源進行統一整合,實現數據的處理(計算、儲存等)與共享的一種托管技術。
云技術具有3個明顯的特點:(1)云平臺物理資源被上層功能層屏蔽,平臺硬件要素對用戶來說是透明的,用戶無須關心其底層的硬件配置和使用方法,只關注于邏輯功能的實現,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系統的穩定性;(2)云平臺中相應的資源動態分配算法,可以實現系統硬件資源的動態分配,同時還可結合實際的應用進行彈性縮放,有效提高硬件系統的利用率;(3)高效的分布式計算,可以對計算資源及數據進行智能的管理和統一的整合,有利于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共享的和高度集成的數據處理和查詢方式。
云技術自傳入我國以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另外,在這幾年全球軟硬件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存儲芯片價格大幅降低,云平臺服務費隨之下降,為云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可能。
1.3移動互聯網費用更低
隨著4G的普及流行,以及國家對5G未來的商用規劃,移動互聯網的流量費用迎來歷史性的降費。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2018年移動流量費用降了63%。又據2019年3月5日的新聞報道,工信部再次喊話,明確將持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的任務。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力爭中小企業今年的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使降費實實在在、消費者明明白白。
移動互聯網的費用降低了,但建筑能耗監測單元的數據量是固定的,這為系統加入更多、更豐富的監測數據單元提供了可能,使原來只考慮監控幾個重要的數字信號,系統升級把眾多模擬量也加入監控列表。數據源的豐富,使得能耗監控系統更可靠、更全面、更貼近系統實際,為挖掘能耗管理開辟了一條廣闊的大路。
2系統設計實現途徑
2.1設計原則
為了確保系統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遵循以下6個原則進行系統的建設與技術方案設計。
2.1.1注重安全性與保密性
系統設計時,要把系統安全放在。系統要運用高級別的加密技術,以防止系統遭到惡意破壞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同時,對系統訪問設置嚴格的用戶權限,以便對數據進行保密。充分利用健全的備份和恢復策略,提升系統的安全性。
2.1.2立足可擴展性
系統設計前,要對系統的擴容、擴充升級及維護做好充分調研,提高統計分析的速度和精度及業務處理的響應速度。同時,系統既要兼容建筑存量的其它機房運維系統,又要充分考慮到未來新建機房管理系統的兼容性。
2.1.3致力易維護性
基于系統的服務對象既可能是電力行業、科研單位等專業人員,又可能是商場、辦公樓的普通職員,因此,要使系統的應用效益化,系統應操作靈活、簡單,易學易用易維護。
2.1.4保障可靠性
系統的數據要準確可靠,系統設計時,則要充分分析各環節設備的故障與恢復和容錯能力,對系統的復雜環節及系統切換等各個方面各個擊破,建成一個安全可靠、穩定性強、風險降低的系統。
2.1.5聚焦經濟性
該系統在設計時,應盡量節省項目投資,堅持以面向實際、注重實效的設計思路,充分合理利用現有信息資源,使系統花少量的費用來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傳輸與讀取。
2.1.6關注先進性
系統在設計時,前瞻性地預測當今技術發展方向,與時俱進地將先進又成熟的技術手段及標準化方法優化系統,開拓系統的長期使用價值,確保系統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如:阿里云有著的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作支撐,為用戶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計算和數據分析處理能力,是目前市面上用戶數量多、應用范圍廣的云服務器提供商。該系統以阿里云為系統平臺進行建構。
2.2設計目標
該系統的應用對象是建筑能耗管理與云技術的高度耦合性和相關性。據此,以建筑能耗信息、用電設備相關屬性信息、建筑能耗系統的診斷信息和數據的可視化分析為基礎,依據國家規定的互聯網數據統一規范及格式,結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統計學、智能信息處理理論等先進技術,以云技術作為關鍵技術支撐,進行能耗監控系統構建。系統設計的主要目標包括:
(1)建立建筑能耗云管理系統,實現建筑能耗數據的科學、現代化管理。把單要素的數據信息升級為綜合性的多維信息,通過資源整合將分散的數據集中化、系統化、云化,建立一個具有高水準的現代運維管理服務系統。
(2)實現建筑能耗信息的綜合分析。運用云技術對能耗信息、診斷信息的統計分析、云存儲、云查詢和報表云輸出。
(3)為相關機構單位制定節能政策、電力資源高效優化配置提供堅實平臺。
(4)改善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環境,體現現代社會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設備管理人員不需要在嘈雜的機房里,不需要手動檢查用電設備的當前狀態,不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用電設備診斷,不需要在不同用電設備之間、不同樓房之間來回核查或者逐個巡檢,避免檢查診斷過程中的潛在人身危險。
(5)降低斷電事故,提升建筑商業效益。用電設備的狀態能早知道,故障信息能及時地呈現給設備維修人員,以大幅度降低系統的診斷與核查時間,將可能斷電時間降低甚至為零,減少建筑因斷電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2.3平臺組成
2.3.1系統架構
本平臺的整體結構如圖所示:
2.4系統功能
2.4.1登陸界面
云平臺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定制個性化的系統登錄界面,登錄界面所用的圖片、Logo等由用戶提供。
2.4.2平臺概況
平臺概況方便用戶總覽本日本月、上日上月電能消耗,能耗折標、及碳排放等數據。
2.4.3建筑用能
建筑用能統計分析各個建筑用能,對建筑用能從概況,用能統計,復費率報表,同比分析,能源流向圖等方面進行分析。
(1)建筑用能概況
用能概況主要展示建筑物基本信息、分類用能、當日用能小時趨勢,當月能源消耗日趨勢。
(2)建筑用能統計
用能統計按日、月、年以報表的形式統計建筑水、電、氣分類總用能,支持用戶所屬建筑單個或組合統計,支持報表數據導出excel,支持選擇建筑數據進行生成柱狀圖;
(3)復費率報表
復費率報表按日、月、年統計單棟建筑尖、峰、平、谷電能及電費,該功能須表計支持尖、峰、平、谷分時電能計量功能。
(4)同比分析
同比分析按日、月、年以圖表結合的方式統計單棟建筑某一類能源的總用能數據。
(5)能源流向圖
能源流向圖展示單棟建筑制定時段各類能源的流向圖,支持按原始值和折標值查看。
2.4.4支路用能
(1)支路用能概況
支路用能概況主要展示選中支路用能環比,日平均負荷曲線,歷史趨勢支持過去48小時、31天、12月、3年等時段用能概覽。
(2)支路用能統計
支路用能統計按日、月、年以報表的形式統計選定支路的水、電、氣分類總用能,支持報表數據導出excel,支持選擇建筑數據進行生成柱狀圖。
(3)同比分析
支路同比分析按日、月、年以圖表結合的方式統計單棟建筑某一類能源的總用能數據。
(4)數據集抄
數據集抄對選擇的支路分類能源在時段起、止抄表值、能源使用量進行統計。
(5)費用報表
支路費用報表對選擇支路或設備的分類能源按、日、月年統計用能費用和成本。
(6)配電監測
配電監測以單線圖的形式對選定的用戶變配電站開關狀態和運行參數進行監視。
(7)夜間能耗
夜間能耗以表格、曲線、餅圖等形式對選擇支路分類能源在時段工作時間與非工作時間用能統計對比,支持導出報表。
(8)參數查詢
參數查詢提供選中支路/設備的分類能源對應儀表制定日期選定電流、功率、電壓等運行參數趨勢曲線、對應時刻數據報表。
2.4.5分項用能
(1)分項用能概況
分項用能概況采用棒圖、累積圖、餅圖按日、過去31天統計某分項用能、并進行日分項用能同比分析,過去31天分項用電用能趨勢分析。電能分項包括“照明插座”,“空調”,“動力”,“特殊”選取其中一種類型。
(2)分項用能統計
分項用能統計按日、月、年以報表的形式對建筑統計動力、空調、照明燈等分項用能,支持報表數據導出excel,支持選擇建筑數據進行生成柱狀圖。
(3)分項同比分析
同比分析主要統計單棟建筑某分項用能。選中需查看的建筑,分類能耗,分項及日期,選擇“日”,“月”,“年”其中一種類型,即可查看該分項的用能數據和圖表。
2.4.6部門用能
(1)用能概況
部門用能概況采用棒圖、累積圖、餅圖按日、過去31天統計按部門對某分類用能進行能同比分析、趨勢分析。
(2)用能統計
部門用能統計按日、月、年以報表的形式對建筑按部門進行分類用能統計,支持報表數據導出excel,支持選擇建筑數據進行生成柱狀圖。
(3)同比分析
部門同比分析按日、月、年以圖表結合的方式對部門某分類能源使用進行同比分析。
(4)費用報表
部門費用報表按日、月、年以圖表結合的方式對部門某分類能源使用進行費用統計。
2.4.7區域用能
區域用能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與分項用能模塊基本相似,請參考3.4分項用能使用方法。
(1)用能概況
區域用能概況采用棒圖、累積圖、餅圖按日、過去31天統計按部門對某分類用能進行能同比分析、趨勢分析。
(2)用能統計
區域用能統計按日、月、年以報表的形式對建筑按部門進行分類用能統計,支持報表數據導出excel,支持選擇建筑數據進行 生成柱狀圖。
(3)同比分析
區域同比分析按日、月、年以圖表結合的方式對部門某分類能源使用進行同比分析。
(4)費用報表
費用報表按日、月、年以圖表結合的方式對部門某分類能源使用進行費用統計。
2.4.8系統設置
系統設置包括數據中心、建筑信息、采集器、儀表產品、儀表信息、支路信息、分項信息、區域信息、部門信息、用戶設置、用戶關聯建筑等模塊設置。在設置或修改系統設置時,須要使用管理員賬號登錄,才有設置或修改相關設置的權限;普通用戶只能查看相關信息。
2.4.9能源管理APP
能源管理云平臺APP包括平臺概況、能耗用能、趨勢統計、同比分析、能耗、參數查詢、復費率統計、建筑概況、建筑對比、能耗占比等功能模塊,為用戶提供方便的查詢。
3結語
通過該系統的應用,很好地解決了建筑能耗的本地管理、遠程運維管理和平臺維護。其主要應用成果包括:
(1)本地監控能夠給機房管理人員實時推送機房信息,做到及時的故障準確定位,高效輔助機房管理人員進行故障診斷與處理。
(2)集中監控能夠使企業更加宏觀地實現資產和設備平臺管理,并隨著數據積累,達到大數據分析和故障預測能力,進一步解放人力和優化資源。
(3)有效應對機房值班人員技術不精的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服務質量。系統以WEB或者APP的人機交互界面來管理能耗數據的入口,實現隨時隨地遠程監控,能及時發現機房設備異常,預防故障發生,并能迅速排除故障,降低人力成本,實現無人值守的機房或基站。該系統能有效應對機房設備繁多,分布無序,從而更加合理、高效地分配機房資源。
(4)改善機房管理人員辦公環境。通過該系統可以在遠程迅速提取到機房末端設備的運行情況,為數據機房管理員提供準 確的機房設備相關數據,幫助管理員了解整體機房的運行情況,從而使管理員能對數據機房進行全面監測和管理。
(5)提高企業效益。該系統能對系統故障早發現或及時處理,將故障損失降低,提升企業形象的同時,間接地提高企業效益。
當前,我國還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國家或地區建筑能耗數據庫,建筑能耗的管理對象還停留在某棟建筑或某集團/企業數棟建筑群,還無法實現對大區域的建筑能耗進行統一的集中管理與分析。該系統的應用,可為相關部門單位及時了解建筑能耗現狀提供便利,為其制定相應的方案策略提供依據,促進城市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節能減排。同時,可以通過工業互聯網采集設備運行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并結合采集到的設備故障信息,積累和分析設備運營狀態數據,實現對設備的健康管理和可預測性維護,以較少的投入延長生產設備技術壽命、經濟壽命和使用壽命,為企業產生檢修效益、增產效率和安全效益,幫助企業保持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楊,劉佳霓,周麗.互聯網技術在智能建筑設備能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9):114-115.
[2]林其浪.云技術在建筑能耗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建筑,2020(10):136-140.
[3]安科瑞企業微電網設計與應用手冊.2020.06版
作者簡介:簡婷,女,本科,現就職于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為建筑能耗監測系統。